基于思政课程新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通识教育学院举办“思政课困境分析及突破思考”学术讲座

时间:2015-10-30浏览:427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和实践样态,同时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改实践深化,通识教育学院于2015

1028日下午在古平岗校区,邀请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举办了“思政课困境分析及突破思考”学术讲座。讲座由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束正煌主持,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金林南教授从当前思政课教育困境入手,分析问题,探源理论,发微实践,创新思政教学思路,整场讲座具备问题意识和实践指导性。首先金教授引导大家深入思考了当下思政教育的课程理念和价值创新,凝练出“教育性、公共性、有限性”三重价值维度下的思政课程新理念,提出公共视域中思政课之于公共人格培育的新问题。随后他引领大家思辨了当前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教育方式背景下思政教学的理性维度和开放性学术思考的关系。进而金教授从“公共理性生成、教学及课程评价的情景互动与教师职业活动”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思政课应在时代脉搏和公共事件中加强培育学生理性言说方式,在学术塑造、课堂互动、生活化关怀和情景化交流中丰富创新思政课教育的实践样态,优化思政课教育的育人效益。最后金教授结合他自己多年在思政教学一线积累的做法和经验,分享了“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空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合力体系构建思路,指出必须通过“实践主客体全覆盖、专业化

引导、公共价值观问题之于公共方式的解决”等实践教学路径实现思政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完整性。

    讲座最后,思政教研室教师就我校两类教育的思政课教学相关问题与金教授展开了互动研讨。

金教授教学经验丰富,理论造诣深厚,学术视角探新,教育理念科学,他的讲演极具激情和感染力,引发了参加讲座的教师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共同思考,展开讨论,大家都觉得本次讲座受益匪浅,俨如一堂生动有效的教法改革实践课。讲

座既有宏观的理论溯源,又有微观的教法实践;既有静态的知识结论,又有动态的学术思考;既有传统的教法传承,又有创新的观点涌现。本次讲座的开设,对我院思政课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样态的改革创新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