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2016年科研成果报告会

时间:2016-04-08浏览:466

46下午,2016年科研成果报告会在定淮门校区2楼报告厅召开,由此拉开了我校第十届科研成果报告月的序幕。党委书记彭坤明、校长崔新有、副校长金丽霞、纪委书记吴忠宁及教职员工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大会由科技处处长倪晓燕主持。

会上,金丽霞副校长做了“积累优势、彰显特色——科研工作回顾及展望”的报告。2016年是我校开展科研成果报告月活动的第10个年头,金丽霞副校长首先对前九届科研成果报告月活动做了巡礼。在2006年底全省电大科研工作座谈会上,时任校长彭坤明教授提出了举办科研报告会的创意,自此每年的4月成为科研成果报告月,开展科研成果报告会、学术讲座、科研成果展示分享会、博士论坛、青年教师论坛、学术沙龙、科研培训会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一系列科研活动。回眸9届活动历程,持续进行的科研成果报告月活动营造了学校科研氛围,塑造了大学文化,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成果报告月已然成为我校科研活动的品牌之一。金丽霞副校长还就学校2015年科研奖励情况进行了通报与分析,2015年全校教职工申报奖励成果386件,经校学术委员会审定,261件成果给予奖励,奖励金额313960元。

接着,金丽霞副校长从11个方面回顾了“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学校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科研规划和党代会科研目标,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增加经费投入、激发科研热情、提升服务能力等方式,推动科研工作取得巨大进展:科研成果再创新高、科研特色更加鲜明、纵向项目实现突破、校级课题持续推进、科研团队初步形成、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教学学术初见成效、学术交流日趋活跃、研究机构服务社会、专利申请硕果累累、学报转型迈出步伐。在总结成效、剖析不足的基础上,金丽霞副校长提出了“十三五”科研工作思路,明确了未来五年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十三五”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开放教育模式探索的引领作用,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改革及质量保障的支持作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开放大学建设的目标,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多元化评价为导向、以科研投入为保障、以科研激励机制为手段,做亮特色,做强队伍,做高水平。实现科学研究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增强新型大学的科研贡献度。具体举措有:继续凝练终身教育研究特色,取得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加强重点科研团队建设,造就一支科研人才队伍;加大科研骨干培育力度,构建一套培育平台体系;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提高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断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完善一套科研激励机制。

崔新有校长在会上以“科学研究与新型大学建设”为题做了演讲报告。他首先以文本解析的方式对《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文件精神进行了深度解读,围绕建设江苏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要求教职员工在工作中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认真研究,实现5个“转”,即: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中心转换、运行机制转轨、能力素质转型、领导方式转改。结合对《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的解读,崔校长对科学研究与新型大学建设的关系做了简明扼要的分析。他指出,学术性和社会文化性是评价一所大学的主要标准,建设新型大学需要科学研究;先进适切的办学理念、科学有效的大学制度、综合有效的执行力是办好一所大学的核心三要素;学术是贯穿大学使命的主线,是实现高等学校四大职能、履行办学使命的重要基础,是使四大职能有机结合、互为促进的核心力量,科学研究在办好新型大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崔校长最后希望大家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对学校“十三五”规划认真讨论和修改,为未来5年规划一个好的发展蓝图,通过5年的奋斗和发展,让江苏开放大学这所新型大学的建设达到教育部《意见》的要求,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