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泉教授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除在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担任硕士生导师外,还兼任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南京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教师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英语新闻节目审稿人、《中国日报》网站专栏作家等多项学术团体、社会职务。曾受江苏省宣传部委托主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赴美展”的电视片《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及《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全部解说词英译工作。迄今为止,王教授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在同学们的期待和掌声中,王教授幽默轻松地开讲。对照着同学们的大学学习及生活现状,王教授指出现在中国的大学教育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而很多同学的校园学习和生活已经偏离了大学教育的目标。王教授援引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通过审视美国大学教育对同学们提出了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王教授指出,“学会表达”和“学会思考”是两个最重要的目标,“读和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写作是一生成功的基础”。他还强调了大学生树立良好品德的重要性。此外,结合外语专业实际,王教授还要求同学们注意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和全球化素养,适应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新要求。最后,王教授还就外语学习及职业准备问题同学生们做了交流。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此次讲座令在座师生受益匪浅。同学们表示对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了之前的种种偏见,同时也获得了前行的动力。
(外语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