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0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通知

时间:2020-11-03浏览:902

各有关学院:

南京市科技局现开展2020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申报通知及申报指南详见科技局网站http://kw.nanjing.gov.cn/njskxjswyh/202011/t20201102_2694420.html。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分类

2020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部分。

1.重点项目单项资助经费约10万元。课题名称详见《指南》第一部分,研究内容应包括研究背景、现状分析、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其中: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需重点阐述,具有为政府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咨询的应用价值与可操作性。

2.一般项目单项资助经费5万元,且需适当匹配自筹经费。申报单位按照《指南》所给出的重点领域、方向,可结合工作实际和决策需要,从不同角度自行确定选题。

二、申报重点

重点项目申报单位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一般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鼓励项目申报单位与有关方面联合,共同组成研究团队。与协作单位共同申报项目的申报单位应当与协作单位签订共同申报合作协议,协议书作为附件一并提交。

重点项目12个课题,每个课题同一申报单位限报1项,同一申请人限报1个课题。一般项目每个申报单位原则上每个研究方向只能申报1项。承担往年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尚未结题及连续3年获得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均不得参加本次项目申报。

请有意向申报项目的老师在申报前与科技处联系。

由科技处分配账号后可登录南京市科技局网站:http://www.njkj.gov.cn,点击“科技计划管理系统”,进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请申请老师在网上完成申报后,于11月9日前将申报系统自动生成的《申请书》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南京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信息表(重点项目一式八份,一般项目一式六份)分别左侧装订(不得使用压条、铁夹或穿孔),报送科技处(定淮门校区大楼903室)。

联系人:邹宇,电话:025-86265585,邮箱:zouy@jsou.cn。


附:

2020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重点项目

(一)“十四五”期间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标路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对标海内外先进城市的创新治理体系,探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南京实际、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创新名城建设指标体系,指导“十四五”期间南京创新发展,真正解决创新工作“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问题。

(二)南京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集聚与流通路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在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升南京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枢纽地位背景下,探索区域合作中科技创新政策互通、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产业互补、创新平台共建,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集聚与流通的方式和路径。

(三)南京创新港建设机制与模式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在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背景下,探索南京市政府与在宁高校合作共建创新港的新模式,研究把创新港建成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孵化基地、技术服务基地,打造科教高地、一流创新平台、高技术产业孵化集聚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现实路径。

(四)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与绩效评价

主要研究内容:梳理现有政策制度、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现状,汇总南京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适用条件、范围等,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科学评价金融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进一步研提对策,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国家农高区发展绿色安全功能食品产业路径及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南京市白马食品产业园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制定南京市白马食品产业园的发展战略,提出南京市白马食品产业园发展战略的实施举措,为政府制定南京未来食品产业园绿色安全功能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六)南京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路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在梳理南京高新区的独特优势和长板基础上,分析南京高新区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借鉴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经验,提出南京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路径举措。

(七)南京市高新园区双创生态和产业生态环境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系统梳理全市高新园区双创生态和产业生态环境市场化建设基本状况,掌握高新园区疫后恢复过程中对产业发展环境的新需求,为高新园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营造一流新经济发展环境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八)促进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关键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重点从“市场端”探索若干能够促进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的路径与模式,通过对机构核心任务、要素资源整合、机构培育发展方向、机构运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发展模式以及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九)强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融资创新支持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新冠疫情影响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遭遇困境,融资难度加大,不良贷款率升高,政府性基金退出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相关科技投融资政策措施,特别是容错纠错、尽职免责方面的经验办法,探索提升投融资创新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健全科技投融资生态系统。

(十)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模式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现有情况,研究先进地区经验,持续优化自贸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探索制定引导性自贸政策。结合国际形势,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从制度、载体、平台、产业、人才等纬度分析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提出集聚全球集聚创新要素的研究与建议,从而带动南京市现有产业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创新名城建设。

(十一)打造国际一流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战略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强链补链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地标目标,研究提出构建医药、医疗、医工、医信、医体、医养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路径。

(十二)南京军民融合领域科技企业培育路径及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南京军民融合发展特色不够鲜明,产业重点不够突出,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示范性不强等问题,从培育方式、组织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在理论上支撑军民融合落地措施,在政策上引导扶持军民融合科技企业,为军民融合探出新道路,谋出新高度。

二、一般项目

(一)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和辐射带动力相关问题研究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相关问题研究

(三)落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相关问题研究

(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提升创新名城集中度和显示度相关问题研究

(五)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增强美丽古都承载力相关问题研究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不断激活发展潜能相关问题研究

(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关问题研究

(八)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科技处

2020年11月3日